MPV与SUV开门之谜:侧滑vs平开
问:
在车身尺寸足够大的情况下,SUV为何不采用侧滑门设计,尽管已提供六座或七座布局?
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。
相信不少汽车爱好者都曾对车门类型感到困惑。目前,大多数SUV采用的是平开门,而像Model X和昊铂HT这样的特殊车型则使用鸥翼门。至于侧滑门,似乎从未在SUV中出现,目前主要应用于MPV和MINIBUS(面包车)。然而,侧滑门具有更大的开口,便于乘客上下车,且侧面占用的空间较小,适合在狭窄的停车位中使用,因此其实用性显然优于平开门。
那么,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SUV不采用它呢?
原因有以下三点:
- 车型用途
- 成本考量
- 视觉效果
MPV,即多用途车(Multi-Purpose Vehicle),虽然具备多种用途,但主要以载人为主,且主要在铺装道路上行驶。由于其车身高大,重心较高,因此在铺装道路上的操控性能有限,也不适合越野。因此,功能设计上应更多地注重提升用车体验,侧滑门的设计便非常适用于这种车型。
反之,sport utility vehicle(SUV)是指运动型多用途车,其原型车实际上是越野车,但不再采用非承载式车身。尽管如此,四驱车型仍具备一定的轻度越野能力,使用户敢于将车辆驶向户外。因此,车门结构的可靠性以及车身变形对车门的影响需要特别考虑。侧滑门的结构远比平开门复杂,需要配备导轨、导轮、控制器等部件。如果频繁在非铺装道路上行驶,侧滑门的故障率会显著增加。
平开门结构简单,仅由车门和铰链组成,因此故障率自然更低。
由于侧滑门的尺寸较大且重量较重,通常需要上下两道导轨进行固定。然而,汽车在越野行驶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,这更容易导致车门总成出现故障。
第二个关键因素是成本差异:侧滑门的制造成本比平开门高出约40%,维修成本也显著增加。因此,在没有实际需求的情况下,选择侧滑门显然是不经济的。无论从车型功能、适用场景还是审美角度来看,侧滑门都不是SUV车型的必需配置。
MPV的侧滑门尺寸较大,视觉效果出色,整体感强。
SUV的后门尺寸较小且造型多样,开启后视觉效果有时显得不太协调,甚至可能突显车身线条的不协调。尤为重要的是,许多SUV的C柱到D柱的间距较短,车门向后平移时可能会伸出车尾之外,存在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,这也是不适宜采用侧滑门的原因之一。参考下图,这是丰田世纪SUV,该车型提供后门侧滑门的选装选项。
下图展示了别克GL8侧滑门的开启状态,差异一目了然。
总结:
侧滑门并不适合SUV,而更适合车身线条较为规整且不会频繁面对复杂路况的车型,如MPV、MINIBUS以及部分中、大型客车。SUV和轿车则更适合平开门。至于特殊的“剪刀门”或“鸥翼门”,虽然这些设计能够突显某些特殊车型的独特性,但实际使用中并非理想之选。
平开门始终是乘用车设计的主流选择。